日本人佔領台灣以後,稱台灣產的秈米為「在來米」,即「本地米」的意思;為了供應日本國內食米的需求,每年都從台灣進口大量稻米。但是日本人習慣吃較黏軟的粳米,對在來米不太適應,於是便引進日本品種(當時日本栽培品種均為粳米)在台灣栽培,直到民國15年才在台灣栽植成功。
為了與日本當地生產的稻米有所區別,特別將在台灣生產的日本種米(粳米)取名為「蓬萊米」,即「來自蓬萊仙島的米」的意思。當時的「在來米」全都是「秈米」,「蓬萊米」都是「粳米」。然而,今天我們所吃的粳米,絕大多數都是由台灣自行育種的「本地米」,就意義上而言均屬「在來米」。
所以所謂的「在來米」已經不再是「秈米」的代名詞,而「蓬萊米」也不能完全代表「粳米」了。其實「在來米」、「蓬萊米」只能算是日據時代的專有名詞,為了避免混淆,還是應該恢復「秈、粳」的稱呼較妥當。
在來米其實就是我們平常吃的米而已!
在來米:也就是秈稻
大多分佈於熱帶與亞熱帶,它的米粒是細長形的。它是漢人移民台灣時引進的,煮起飯較乾硬,能夠適應機械粗耕。
粒形:細長
煮飯時之加水量:米量之2.1倍
特色:不粘、鬆散、較硬、無光澤,部分品種有香味。
加工食品:米粉、菜頭粿、粄條等。
用來做發糕、米苔目、蘿蔔糕、碗糕等,有時也和糯米對半摻和,做成菜包及紅龜粿,而米粉及粿條是在來米的再製品。
(以上內容參考引用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對於引用有不同意見或看法,歡迎與我們聯繫反應,我們將會立即處理或與您聯繫。聯絡信箱 editor@funhit.com.tw,樂活營養獅感謝您的指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