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人口不斷增長,如何餵飽所有人是嚴肅問題。歐洲環保署認為,熱門的基改技術集中封閉、需要大量資本投入,不適合小農發展,不是解決之道。
總部位在丹麥的歐洲環保署(EEA)在日前公布「疏於防範的教訓」(late lessons from early warnings) 報告中提及,當前的生活方式存在深沉的錯誤,而短視的決策讓不平等持續惡化,風險評估常常屈服於利益考量。
基因改革作物是正在浮現的關鍵議題之一。基改推廣者宣稱,大量產出的糧食可以解決饑餓問題,還有助於環境保護。但報告指出,基改的經濟效益經常被誇大,而風險被低估。
EEA說,基改作物受智慧財產權保護,高度集中的技術特性封閉了創新的其他可能,農民只能被動接受由上而下的技術,無法與原有的技術以及當地文化與生態結合,逐漸脫離歷史脈絡和在地認同。
小面積耕作的農民無法負擔昂貴的基改種子,大面積的栽種方式也讓作物單一化,少了多樣的糧食來源,仍舊無法解決貧窮人口的營養不良問題。
基改公司表示,植入抗除草劑基因的作物可以減少耗費人力的除草工作。可是當作物不怕除草劑時,農民更是大規模噴灑以去除雜草,農藥用量反而增加,結果是出現抗藥性強的雜草,生態失去平衡。
農民逐漸「去技術化」,只能用更多農藥、仰賴基改種子,缺少其他栽植知識,然後被鎖進大型基改公司控制的技術中,沒有其他應變方式,集中的技術不利社會均衡發展。
另外,基改作物的風險常被低估。EEA表示,只要在實驗中沒有有害證據,基改作物就被認為是安全的,而「無害」通常是假設,但證據不充分。
許多實驗個案太少、缺少統計意義,而且主管單位僅要求90到120天的短期實驗數據,然而,基改作物的影響需要數年的追蹤。
EEA呼籲,評估基改風險時必須使用最嚴格的「預防性」標準,並在報告中標明研究仍不確定部分,否則石棉和苯中毒的悲劇恐再度上演。
EEA表示,饑餓問題的解答常被簡化成「要不要基改」。然而,結合在地文化、既有技術,適度政府協助的生態農業,是更適合小農發展的解決之道。
更多精采內容請看中央社
(以上內容參考引用 中央社/記者 鄭傑憶 http://www.cna.com.tw/News/aIT/201302050203-1.aspx,對於引用有不同意見或看法,歡迎與我們聯繫反應,我們將會立即處理或與您聯繫。聯絡信箱 editor@funhit.com.tw,樂活營養師感謝您的指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