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患者一旦出現腎臟病變,用藥要特別小心。中華民國糖尿病學會理事長莊立民舉例,曾有一位糖尿病年長患者原本只是輕度腎臟病變,後來服用非類固醇類消炎止痛成藥,3天內病情就惡化到必須要洗腎。
莊立民理事長指出,糖尿病患者除了要控制血糖,也要好好控制血壓、血脂,血糖、血壓、血脂失控,都可能影響腎功能。另外,尿道一旦出現感染,也要盡快加以治療,尤其出現疼痛、發炎等症狀時,一定要就醫,尿道感染也容易讓腎疾更惡化。患者必須要戒菸,否則對病情大大不利。
有些降血糖藥物使用前必須要測量腎功能,不過國際醫學報告指出,有些醫療人員往往忽略執行這個動作。
耕莘醫院醫務部副主任、內科部主任暨輔大醫學系副教授裴馰表示,國外研究發現,糖尿病合併腎功能中度受損患者中,有33%患者降血糖藥物使用劑量有誤,而腎臟輕微受損患者中,43%降血糖藥物劑量過量,可能承受較高藥物副作用風險。
不少民眾認為糖尿病用藥會傷腎。裴馰主任強調,這是錯誤觀念,正確使用降血糖藥物,並不會傷害腎臟,糖尿病患者出現腎臟病變,多半是糖尿病惡化引起,並非藥物造成。但要提醒,使用部分藥物前,得先測量腎臟功能,再根據患者不同情況,調整藥物種類、劑量。
裴馰主任補充,糖尿病患長期三高控制不良,腎臟功能就容易受到損害,腎絲球過濾率也會隨著年齡衰退,腎臟代謝功能變差,藥物就可能殘留、累積於腎臟部位,如未查覺而繼續採相同劑量藥物,體內藥物濃度就會過高。因此對於肝、腎功能不全的糖尿病患,更需注意用藥安全性。
更多精采內容請看台灣新生報
(以上內容參考引用 台灣新生報/記者 蘇湘雲 http://61.222.185.194/index.php?FID=12&CID=154012,對於引用有不同意見或看法,歡迎與我們聯繫反應,我們將會立即處理或與您聯繫。聯絡信箱 editor@funhit.com.tw,樂活營養師感謝您的指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