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研究推斷,男人當爸爸後會變安分、更顧家,主因恐怕不是「責任感」增加,而是體內雄性荷爾蒙變化,「愛作怪」的睪固酮濃度大降。為人父者睪固酮分泌自動減少,也有助因應養育後代的挑戰。
美國伊利諾州西北大學團隊以菲律賓六二四名廿一至廿六歲的單身男性為研究對象,二○○五年展開,追蹤四年半。這段期間,若干樣本成為新手父親。
結果發現,睪固酮分泌最旺的男性較有可能生兒育女,為人父後,他們的睪固酮分泌劇降,其中新生兒未滿月者降幅最大,每天花費三小時以上照料幼嬰者的睪固酮也顯著減少。研究報告刊於最新一期美國《國家科學院學報》(PNAS)。
研究計畫指出,養育後代必須協力合作,研究顯示,父親在生理上會有所調整,協助育嬰工作。研究團隊也認為,男性睪固酮濃度低,或許能預防某些慢性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