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檢測確認北海岸相思樹和野草樣本受到輻射雨汙染後,原子能委員會昨日緊急派員到北海岸農地採集山茼蒿、紅鳳菜和蘿蔔嬰等葉菜類進行輻射檢測,證實在石門和三芝附近採集的山茼蒿也受到輻射雨汙染,在菜葉偵測發現極微量碘一三一。
這也是日本福島核電廠發生輻射外洩後,我國首度偵測發現農作物受到輻射塵汙染案例。
原能會昨日上午以「隨機取樣」方式,在北海岸鄰近三芝和石門交界處,以及萬里附近採集農民種植的紅鳳菜、山茼蒿、蘿蔔嬰等八件葉菜類樣品,送到核能研究所檢測分析,結果三芝和石門附近採集的山茼蒿偵測到微量碘一三一放射性元素,濃度為每公斤二.四九貝克,遠低於我國商品輻射限量標準每公斤三百貝克。
原能會輻射防護處環境科長王重德指出,受到汙染的山茼蒿,經過清水沖洗後,已偵測不到碘一三一。民眾若直接食用未經清洗的山茼蒿,依農委會統計國人每人每年平均攝食三十七公斤葉菜類估算,每年造成輻射劑量約二微西弗,必須連續食用十年才會相當於照射一張胸部X光的劑量,幾乎對人體不會造成影響。
原能會研判,昨日採集的山茼蒿,與四月三日和四日在北海岸金山、石門、萬里和貢寮採集的相思樹和野草樣品一樣,都是因北部下雨把輻射塵沖刷到地表而受到汙染。
除了山茼蒿以外,紅鳳菜及蘿蔔嬰均未測到碘一三一等人工放射性核種,並未受到福島輻射塵汙染。此外,農委會派員到基隆採集的葉菜類樣本,因昨日下午才送到核研所,檢測結果今日才會出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