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陽自然生態公園裡的溼地躺著死去的螯蝦,荒野保護協會棲地工作委員會召集人陳德鴻說,許多人放生,卻破壞原有生態,不如不放。
「一個放生的小動作,都會對生態環境造成影響」,陳德鴻說,許多老師在學期末時,會叫學生把上課用的蝌蚪放生,富陽自然生態公園因此在每學期期末時,都會出現牛蛙,志工晚上都要帶著手電筒來抓牛蛙。
此外,螯蝦也是民眾放生熱門生物種類之一,陳德鴻說,螯蝦會在溼地的土上挖洞,破壞原有生態環境,螯蝦的螯還會亂剪水生植物,志工必須輪班置放蝦籠,才能降低破壞。
陳德鴻分享親身經驗,他說,曾在園內看見民眾放生的小白兔,他原本想等導覽結束後再將兔子帶走,沒想到這隻兔子卻被野狗咬死,失去生命。
陳德鴻說,以前的放生是基於「尊重生命」,且量少,現在的放生卻充滿危險,不僅有強勢的外來種,也有如白兔的放生例子,此外,更有宗教團體買動物放生的商業行為,「濫放生,不如不放」。
更多精采內容請看中央社
(以上內容參考引用 中央社/記者 黃意涵 http://www.cna.com.tw/news/aloc/201403160152-1.aspx,對於引用有不同意見或看法,歡迎與我們聯繫反應,我們將會立即處理或與您聯繫。聯絡信箱 editor@funhit.com.tw,樂活營養師感謝您的指教!) 。